新华社香港/广州10月31日电(记者孟佳、田建川)香港特区政府31日公布“粤车南下”实施安排。政策实施后,内地居民驾车到香港国际机场乘坐飞机,往来粤港两地经商、就业或者探亲、旅游等出行将更加方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在“粤车南下”安排下,符合条件并经核准的广东私家车(粤车)可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前往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的自动化停车场(口岸停车场)泊车后(车辆不入境香港),司机和乘客经香港国际机场(香港机场)转乘飞机或入境并转乘香港本地交通工具访港;或在无须取得常规配额下以自驾方式经大桥直接入境并驶至香港市区(入境市区部分)。

车辆在港珠澳大桥上驶过(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当日,广东省也对外公布《广东省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的管理办法》《广东省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香港的管理办法》。据悉,此次安排第一批先开放广州、珠海、江门、中山4个城市,半年后推广到广东省其他地市。
粤港两地政府同意,口岸停车场的“转机停车场”将于今年11月1日上午9时起开始接受申请,并于11月15日凌晨零时启用;而入境市区部分将于12月9日上午9时起开始接受申请,并于12月23日凌晨零时起开始让已获批的广东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入境香港。

这是10月19日拍摄的港珠澳大桥入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衷心感谢中央及广东省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共同推动和落实“粤车南下”。他说,这一安排将与“港车北上”双轨并行,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更大动能。特区政府正按照确保安全、有效分流、完备配套和简便申请的策略,稳步推行“粤车南下”,让香港居民和整体社会受惠,共同分享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
长期以来,粤港两地一直紧密沟通合作,共同推动实施一系列车辆跨境通行政策,对促进两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港车北上”顺利实施,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典型案例。
粤港两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历来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保持着紧密互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香港的合作不断深化,从早期的贸易往来扩展到金融、科技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推进,更使两地融合加速,旨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全球创新高地。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成为连接粤港的物理纽带,极大提升了区域交通效率。此前,“港车北上”政策已让香港居民便捷进入广东,而“粤车南下”的实施,则进一步实现了双向流动,体现了“一国两制”下的制度创新。这种跨境交通便利化,不仅促进旅游业和商业发展,还强化了人才交流,推动大湾区形成“一小时生活圈”。未来,粤港两地将继续在环保、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探索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红利,为国家整体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力量。
